财富物语

兰州节能铝合金门窗销售有限公司

summer 0

文章目录:

1、「兰铝高光时刻」即可开启5‰背后的奋斗故事2、兰州“圣亚斯节能窗系统”获第43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金奖3、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

「兰铝高光时刻」即可开启5‰背后的奋斗故事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合金化”战略是实现电解铝企业优化产品结构、低端向中高端转变,提高经营效益的必由之路和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中铝集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为兰州铝业有限公司合金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兰州铝业铝合金事业部成立一年多来,虽然一路荆棘丛生,却没有退缩,始终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摸索前行!

一年多来,兰州铝业铝合金事业部通过精细管理,生产渐入佳境,指标稳步向好,铝棒的烧损率从2018年年末的14‰降到目前的9‰,居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盈利能力不断提升,为兰州铝业实现合金化发展从大到强的跨越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5‰的成绩背后,有无数充满智慧和艰辛的故事......

苦干实干

拼出指标新高度

相对于厂房外的安静,铝合金事业部生产现场热火朝天,每一道工序有条不紊,每一步作业动作精准到位,每一根铝合金棒都反射出灿烂的光芒。看似简单的一根铝合金棒,制作工艺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铝合金事业部在实施精细管理过程中下足了功夫。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事业部共确定单点教程、操作标准、各类制度16项,并建立跟踪检查制度,为生产步入正轨提供了有力支撑,促进了铝合金事业部单日产量屡创新高。

切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标准为铝合金事业部提高产品产量、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烧损率是衡量铝合金生产的关键指标,针对前期烧损率居高不下这一问题,铝合金事业部邀请行业专家到现场指导,通过找原因、定措施、抓执行,从提高人员专业技术水平、改善生产工艺、加强设备维护等方面入手,严控作业过程,不断降低因过烧产生的烧损。艰苦细致的工作收到了效果:铝合金事业部二作业区烧损率由2018年年末的14‰降低至目前的9‰。

铝合金产品的竞争力在于质量。为了实现长远发展,大力提升铝合金产品质量成为铝合金事业部新的目标,在兰州铝业的大力支持下,铝合金生产的又一利器——均质炉建成了。

为了掌握均质炉更高的专业技术,铝合金事业部技术和操作人员跟随厂家专业人员一起调试设备并跟踪试运行。大家积极向专业人员学习理论知识和现场操作工艺,最难的也是最不好掌握的就是设置温度曲线,不同材质型号的铝棒温度曲线也不同,合适的温度对铝棒的均质有很大影响,温度过高、过低、受热不均都会影响铝棒质量。当时由于设备感应系统不完善,作业人员很难监测炉内实际温度。为了精确掌握炉内温度和炉内铝棒的实际温度,技术人员绞尽脑汁制订方案。检修班班长王建勇凭着自己多年的经验,根据炉内铝棒的摆放,在炉内设置了四个关键点,并加设测温装置,这样一来,作业人员就可以从炉外了解实际温度,便于更好地调整温度曲线,控制最佳温度,使炉内温度分布均匀,这对成功均质铝棒起着决定性作用。

经过大家坚持不懈的努力,第一批均质棒顺利在厂家试车成功。截至目前,该事业部已成功生产200余吨均质棒,客户对均质棒的品质表示满意,并希望今后能长期合作。

多点出击

降本新招显威力

拥有了高质量高端产品,却不一定能够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争取更大的利润,还要从降低产品成本上下功夫。

会算账、算细账是铝合金事业部的又一特色,有一本明确的账,也让铝合金事业部的降本增效工作方向明确。该事业部党总支书记李军是财务专业出身,他带领大家认真核算生产每一批铝合金棒的成本、损耗、利润,然后根据实际数据,向营销采购中心建议最优价格,为企业争取最大的利益。尤其是在采购各类原材料时,该事业部会反复比对材料价格,合理采购生产必需用品。在一次采购精炼管时,李军仔细分析市场形势,选择了在市场价格处于低位时采购,为企业节省2万元。

此外,铝合金事业部还发动全体员工集思广益,充分利用企业内部一切可利用的稀有金属材料,消纳库存,降低原料配方成本。精炼管和结晶器都是消耗品,合金作业人员为减少消耗量,将已烧损精炼管的烧损部分截掉,留下完好部分再重新拼接焊接好后使用。由于维护保养及时,原来三个炉用一根精炼管,现在六个炉用一根。结晶器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变形,一旦变形就会影响铝棒的浇铸,一个结晶器要1000多元,总是报废更换,成本自然降下不来。合金作业人员将变形的结晶器拆下来自己修理,想办法恢复原形并继续使用,这样一来,减少了结晶器的更换次数,切实降低了成本。像这样的例子会不时地发生在合金车间,只要能为节省成本作贡献,大家都愿意动脑子,乐意多付出。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合金班组人员自己制作的混合炉台。由于之前的炉台是水泥浇筑的,长期高温的烘烤,导致水泥块破裂,炉台下沉,叉车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生产。如果请外委人员来修砌,一台炉至少要3万多元,最后合金人决定自己动手,用耐高温的耐火砖来搭砌炉台,保障了正常生产。

功不唐捐,玉汝于成。成立仅一年多的铝合金事业部无论现场环境,还是员工精神面貌、技术素质都以令人欣慰和振奋的工作业绩作了最好的证明。挑战、细致、专注、热情,这些字眼在铝合金事业部干部员工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成绩,他们不骄不躁,并随时准备投身下一场战斗。

(素材由王晓丽等提供,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今日中铝微信号:CHINALCO-NEWS

如何关注

①复制CHINALCO-NEWS,在添加朋友中粘贴搜索关注。

②点击微信右上角的+,会出现添加朋友,进入查找公众号,输入CHINALCO-NEWS,即可找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今日中铝,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827,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兰州“圣亚斯节能窗系统”获第43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金奖

兰州“圣亚斯节能窗系统”获第43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金奖

本报讯(记者刘峰)在日前闭幕的第43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上,兰州黎明铝门窗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圣亚斯节能窗系统”在27个国际组织、100多个国家1000多个发明项目参展的情况下脱颖而出,喜获本届博览会金奖及意大利政府知识产权组织和中国发明协会颁发的专项奖。

2015年4月15-19日在瑞士举办的第43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当今世界知名的国际发明展中享有很高的声誉。该博览会得到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及瑞士联邦政府的赞助支持,已连续举办43届。

参加本次博览会的中国发明协会代表团由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军事科学院附属307医院、兰州黎明铝门窗工程有限公司等16家单位;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5所院校代表队组成,携29个项目参加本届发明博览会。该公司研发的“圣亚斯节能窗系统”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建筑外窗行业的产品参加了本届发明博览会。

兰州黎明铝门窗工程有限公司,是西北地区专业从事“集新型节能”建筑门窗研发、生产、加工、安装于一体的科技型知名企业,是“甘肃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协会会员单位”、“甘肃省科技发明协会副理事长单位”、“甘肃省建筑门窗协会理事单位”,多次被甘肃省门窗协会授予“优秀企业”荣誉称号,具有建筑外窗承包二级资质。该公司研发的“圣亚斯节能窗系统”,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外观型材专利17项。

“圣亚斯节能窗系统”是兰州黎明铝门窗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人员多年生产实践和潜心研究开发的发明专利成果,是内置内平开外隐框纱窗结构一体化平开窗新技术,是平开式和上下卷筒式两种纱窗与平开窗结构一体化的平开窗新成果,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节能窗系统。“圣亚斯节能窗系统”重新定位了传统意义的窗体与纱窗组合概念,改变了窗体和纱窗分离制作、分别安装、窗外立面纱窗外挂的传统工艺。纱窗框完全隐藏在窗框外立面与平开窗框体内部的发明,实现了两个单独产品组合在一个窗框体内的制作新工艺,适用于各种系列的平开窗。

“圣亚斯节能窗系统”倡导并实践新型建筑外窗的低碳环境、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通过改变窗体结构,实现了建筑外窗的纱窗与平开窗的一体化的整体生产新技术,有效延伸了纱窗与建筑外窗的整体使用寿命,提高了建筑外窗的气密性、耐久性、安全性功能,加强了窗体的保温隔热性能,传热系数达到2.2/2.6W/(m2.k),增强了建筑物的整体节能效率。目前“圣亚斯节能窗系统”在中国甘肃建筑门窗行业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截至2014年底,在甘肃省经专利许可生产销售的铝型材建筑外窗面积就达到600余万平方米。累计节省工程造价约4亿多元人命币,节能减排贡献成效显著。精美的外观和使用上的舒适度,技术指标和实用功能的提升,制作安装的工艺简便和成本降低等新兴技术,得到行业管理部门、同行业和用户的赞誉。

“圣亚斯节能窗系统”在第43届日内瓦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发明博览会上深得组委会专家评审委员会的一致好评。很多外商和观众对该发明项目表示了极大的兴趣和热情。尤其得到了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业内专家的称赞和关注,并表达了合作的意愿。

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

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坐落于兰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红古园区内。其前身是兰州铝厂,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二五”期间在祖国大西北建设的第一家电解铝厂,1999年改制为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通过资产重组,成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7年,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换股吸收合并,成为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

分公司主导产品为重熔用铝锭、电工用铝锭、稀土铝合金锭、ZLD铸造铝合金锭、铝合金扁铸锭及圆铸锭、铝铸轧卷、预焙阳极炭块、电力。多项产品荣获省、部优质产品称号,其中重熔用铝锭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被确认为国家免检产品、甘肃省名牌产品和免检产品,并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及造币等行业。

近几年,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机遇,加快发展,强化管理,稳健经营,技术装备水平提升,经济效益大幅增长,实现了连续性跨越式发展,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公司实力显著增强。目前,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电解铝产能分别是1999年的9倍、12倍和5倍,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50万吨以上,发电设计能力60亿度,已成为目前国内生产规模大、具有世界领先、国内一流技术水平、竞争力强劲、经济效益好的“煤电铝”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联合企业。企业先后获得“全国先进集体”、“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全国创建和谐劳动关系模范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中铝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甘肃省文明单位”称号。

始建于1958年,是国家“二五”期间在祖国大西北建设的第一家电解铝厂,1999年改制为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通过资产重组,成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2007年实施股权分置改革,换股吸收合并,成为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分公司。分公司主导产品为重熔用铝锭、电工用铝锭、稀土铝合金锭、ZLD铸造铝合金锭、铝合金扁铸锭及圆铸锭、铝铸轧卷、预焙阳极炭块、电力。多项产品荣获省、部优质产品称号,其中重熔用铝锭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被确认为国家免检产品、甘肃省名牌产品和免检产品,并在伦敦金属交易所注册。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建筑及造币等行业。

1958年,根据西北局大区协作会议关于在甘肃迅速建设一个年产2.5万吨铝冶炼厂的精神,1958年6月冶金部决定建设兰州铝厂,厂址选定在距离兰州市28公里的西固区西柳沟乡。1958年7月2日,兰州铝厂筹建工作正式开始,8月4日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在建设过程中,冶金部对原设计方案作了重大修改和变更,1958年10月,决定将原设计的钢结构电解槽改为55KA自焙阳极砖砌电解槽168台,生产能力也由原设计的2.5万吨降为2.3万吨。同时,在大铝厂附近增建一座6KA上部导电自焙阳极砖砌圆形电解槽88台的小铝厂,年产铝锭1000吨,后来生产能力又扩大到2000吨。另外,自建一座年产1.5万吨的阳极糊车间。小铝厂于1958年3月28日出产铝,并为西北地区生产出了第一块铝锭。由于各种原因,总共168台电解槽直到1960年5月9日才全部启动完毕,并投入生产。投产后,由于设计上的先天不足,砖砌电解槽破损相当严重,于1960年12月28日被迫全部停产。1962年6月25日,整生产区全部部关闭下马。1964年8月,兰州铝厂全部固定资产连同人员一并移交给化工部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管理。直到1965年11月,国家计委、经贸委、建设委员会下文,同意兰州铝厂重新复产。1966年3月1日,兰州铝厂复建工程破土动工,于同年12月28日生产出了第一块合格铝锭,至1967年6月全部建成并投入正常生产。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

扩建厂房

1971年5月12日,兰州铝厂正式向甘肃省冶金厅提出扩建电解三厂房,新增54台电解槽。工程建设开始后,到1973年6月29日所有54台电解槽安装完毕,并陆续启动投产。扩建工程总投资1270万元,新增铝锭8000吨。1985年,三车间再次进行扩建,增加电解槽32台,总投资1377万元,新增铝锭4500吨。1986年7月23日,兰州铝厂向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提出增建电解四车间的报告,通过自筹资金,四车间扩建工程于1986年12月1日动工建设,并在原来9000吨的基础上续建电解槽22台,到1989年4月10日全部建成,总共新增生产能力1.25万吨。1987年11月24日,兰州铝厂在兰州市红古区平安乡河湾村建设炭素厂,年设计能力3万吨,工程于1989年12月底通过竣工验收,并正式投入生产。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

1993年,公司在兰州市红古区平安乡河湾村新建60KA电解生产线,设计年产铝锭3万吨。1997年,公司以承担债务的方式兼并了西北铝加工厂,实现了冶炼加工一体化(至2007年5月24日西北铝从兰州铝业分离)。

1999年4月,经国家经贸委国经贸企改〖1999〗251号文批准,兰州铝厂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兰州经济信息咨询公司、兰州永达工贸有限公司、兰州铝加工厂、兰州兴铝商贸部等四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至此,兰州铝厂顺利实现了由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2000年8月18日,公司在兰州市红古区平安乡河湾村投资13.5亿元建设200KA大型预焙铝电解技改项目,2001年10月完成了建设,并顺利投产。该工程包括动力供电系统、炭素系统和铸轧系统。

资产重组

2004年,公司果断决定:“以股权换发展权”,实行资产重组,加入中国铝业公司。经过不懈努力,2005年1月19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以现金出资的方式收购了兰州铝厂持有的2890国有法人股,成为兰州铝业的第一大股东,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为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

2005年8月12日,经获得国家批复的电解铝技改工程和3×300MW自备电厂项目隆重开工建设。电解铝技改项目是国家第九批国债专项资金项目,计划投资18.86亿元,采用当前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350KA大型预焙槽电解铝技术,并从国外引进部分关键技术和设备。经过一年八个月的奋战,于2007年5月15日陆续通电启动投产。自备电厂项目于2004年6月获国家发改委立项批复,2005年7月由国家发改委予以核准。计划总投资约43.91亿元,安装3×300MW国产燃煤空冷发电机组,同步安装烟气脱硫装置。2008年12月第一台机组建成试投产,2008年12月全面建成投产发电,年最大发电量65亿度,为电解铝生产提供电力。

股权改革

2006年8月,甘肃省国资委与中国铝业公司签定了《关于推进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和兰州铝厂股权划转的意向书》,初步达成了将兰州铝厂持有的兰州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投入兰州铝业发电公司的除外)划转给中铝公司的意向。将兰州铝厂14.65%的剩余股权一次性划转给中国铝业公司,使兰州铝业由此全部进入中铝大家庭。2006年12月25日,公司通过中国铝业吸收合并兰州铝业暨兰州铝业股权分置改革方案。

2007年4月30日,中国铝业换股吸收合并兰州铝业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兰州铝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上市公司宣告退出历史舞台,成为在美国、香港和上海三地上市的中国铝业的一个分公司。

5月24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兰州分公司干部大会,宣布成立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李宁任总经理,王洪任党委书记。10月8日,中国铝业兰州分公司办公楼正式搬迁至新落成的技术中心大厦。

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分公司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抓机遇,加快发展,强化管理,稳健经营,技术装备水平提升,公司实力显著增强。目前,公司总资产和净资产、电解铝产能分别是1999年的9倍、12倍和5倍,综合生产能力达到了50万吨以上,发电设计能力60亿度,已成为目前国内生产规模大、具有世界领先、国内一流技术水平、竞争力强劲、经济效益好的“煤电铝”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联合企业。

隔音降噪门窗品牌

高端系统节能门窗

高端门窗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