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山街道响河屯村:帮到底扶到家 小康路上不落下
走进响河屯村村民孙清秀的家里,原来坑洼不平的泥土地面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平坦的水泥地面,屋里墙外也粉刷一新,原来家门口的破木门也换成了大铁门,旱厕改为水冲,家里又添置了沙发、饮水机,这让孙清秀喜上眉梢。
今年4月,兰山街道帮扶干部王铁军又为孙清秀母子办理了低保手续,她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逢人便夸:“还是党的扶贫政策好,让我们这些贫困户真正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
响河屯村共有989户、3596人、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年来,响河屯村把脱贫攻坚作为民生工程,精准施策破解“贫困密码”,依托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作用,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响河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云龙带头帮扶2家贫困户,其他两委成员也各自帮扶一家。
在扶贫过程中,村委始终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通过与贫困户面对面、深入贫困户家庭走访等方式详细了解了贫困户的家庭情况,与贫困户结成对子,制订脱贫计划、定做帮扶措施、建立扶贫台账,明确“要扶谁”、确定“怎么扶”、做到“精准扶”。精准配置扶贫资源,先后投资10万元,为贫困户整修地面,修缮房屋、粉刷墙壁,更换大门,添置电视、饮水机、沙发等生活用品,真正做到扶贫帮困送温暖,真心实意解民忧。
密成高今年63岁,是分散供养特困户(五保户),无人照顾,家里又脏又乱,村扶贫专干李松梅经常到老人家去打扫卫生,看到老人被褥坏了,李松梅亲自给老人买来床上用品并铺好,同时和村两委成员、网格员多次到他家走访慰问。为让老人享受晚年幸福,村里扶持1.9万元,为他修缮了房屋,平整了院子,做了水泥地面,换了大门,安上了压力罐,安装了饮水机,添置电视机、沙发等生活用品,村干部的真心帮扶让密成高感受到贴心的温暖。
村民李传峰今年40多岁,从小就患小儿麻痹后遗症,三级残疾,一走路膝盖就脱落,一些用人单位一看他走路的样子就直摇头,就业成了“老大难”,而且家里房子多年失修,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家电更是无从谈起。街道帮扶干部杨胜亮多次到李传峰家进行走访,鼓励他要树立信心、战胜困难,并与与村委一起“量身定做”帮扶方案。先后投入资金5万余元为其修缮了房屋、粉刷了墙壁,添置了电视、饮水机、沙发等生活用品,生活质量明显得到改善。为解决家庭收入问题,又与装饰公司联系,在家里加工定做铝合金门窗,每年能收入2万多元。
“多亏了上级扶贫政策的帮扶,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响河屯村的李涛传感动地说。李涛传今年50多岁,家有两个儿子从小患有脑瘫、肢体属二级残疾,他自己患有慢性病支气管炎,一家四口人仅靠他开三轮车谋生,生活非常困难,街道帮扶干部曹伟在了解情况后,与村委一起共同制定帮扶措施,根据扶贫政策标准,为其两个儿子办理了低保。
为了方便两个残疾孩子日常生活起居,还为其申请并安装了坐便器、热水器、压力罐,并投入3000元进行了无障碍改造,贴心入微的关怀使李涛传倍受感动。
“针对村里的特殊贫困群体,我们积极按照相关的扶贫政策,主动实施社会救助、扶贫帮困、网格助力等为一体的综合保障体系,实现对他们的兜底保障,做到精准扶贫,使贫困户彻底脱贫。”刘云龙坚定地说,“全村奔小康的路上,我们绝不让一户落下。”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杜辉升 通讯员 朱剑锋 靖海汀 靳运伟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