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银行揽存的看法对银行揽存的看法和建议
大家好,关于对银行揽存的看法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对银行揽存的看法和建议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不断“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会不会严重经营亏损?存款安全吗?听说进入银行工作,都必须拉储户存款,是不是真的?对公机构如何揽存稳存在国有银行利息比地方银行低的情况下,作为员工该如何揽存?不断“高息揽存”的民营银行,会不会严重经营亏损?存款安全吗?先来说第一个问题:高息揽储的民营银行会不会因为利息太高导致经营困难?
讲一个我身边的例子:我认识一位小型商业银行的行长,经常在一起聚会,聚会当中他会聊起他们银行的一些状况,作为一个银行支行的行长,其实工作的压力非常大揽储的压力也很大。
这家银行的存款政策是这样的:三年定期存款,利息能够达到4.5%以上,而且每万元存款每年有50元的奖励,按年发放,因此这家银行三年定期存款的利息能够达到5%以上。现在来看,很多股份制银行,商业银行的战略定期存款利率都能达到这个收益水平;这种收益水平是储蓄存款中收益比较高的;比四大行,有很大的优势相比较,大额存单也有很大的优势。比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还要高,同理财产品相比,他的劣势在于流动性差。
如此高的存款收益就不能不谈这家银行的贷款利息;在这家银行贷款利息水平基本上是在年化10%左右甚至更高;但是请大家想一下,什么样的客户会能够心甘情愿的接受年化10%的贷款?。在我们当地优质的企业在银行申请贷款,利率基本上是在基准利率上浮10%左右;因此能够接受10%利息水平的企业和个人一定不是优质客户;毋庸置疑这家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更高。
再说存款安全的问题。关于《存款保险条例》:2015年我开始实施存款保险条例,根据存款保险条例的规定存款保险最高偿付金额为人民币50万元,这一限额高于世界多数国家的保障水平,能够保证我国99.63%的存款获得全额的保护。根据存款保险条例规定在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金融业,机构必须依照存款保险条例投保存款保险。
因此即便民营银行给出的存款利息高,但只要单一账户的存款额低于50万元人民币都是可以获得保护的。
听说进入银行工作,都必须拉储户存款,是不是真的?听说如此但未必如此,只要拉存款的话就算业绩的话银行工作也就不像那边多人说的那么恐怖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存款虽然说是立行之本但只是现代银行工作的一小部分。
工作岗位的区别,许多后台工作人员如科技部及法务部是没有存款任务的。
存款大部分任务都集中在中基层前台人员,没错,又有基层工作人员。至于奖励嘛听听就好了,没几个完的成。
对公机构如何揽存稳存一、加强行级领导的公关力度。同时,结合当地市场资源及支行人员现状,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了人均竞争力。针对基层支行人员紧张的情况,强化支行领导层的公关强度,形成了明显的带动效应。另外,合力安排人员,加大对公揽存力度,使人员与存款市场份额相结合,达到人员贡献效率最优化。
二、机构存款全面开花,攻克多家钉子户。通过攻坚克难,揽存了多家机构大户,使机构存款达到了稳存、增存的效果。在稳定好财政、国库、税务等基础上,开拓粮食系统、水利系统等机构户,拓宽了机构存款增长的新源头,仅县粮食储备库就增存改制资金1亿元。
三、结合“拓客户、提占比”活动,做大公司客户基数,拓宽存款来源渠道,增强公司存款稳定性。该行将客户拓展作为提升支行核心竞争力的一项日常工作,贯穿于工作的各方面,常抓不懈,多头促进。客户基数的增加带来了“面广量多”的效果,日均存款的稳定性增强,有效避免了月度和季度首尾的大幅波动。
四、继续发挥同业存款的领先优势,不断提升同业存款对我行贡献度。同业存款一直是该行存款中的一大亮点,今年以来,该行继续加大营销力度,动员各方面关系,全面渗透同业关系,在年初基数较高的基础上,今年以来又新增2.8亿元。
在国有银行利息比地方银行低的情况下,作为员工该如何揽存?国有大行的背后是国家,一旦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那一定是地方性小银行的整体风险更大。为了那零点几的百分点利息,没必要担这样的风险。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