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金公司手册《解读中国统计指标—概念、方法和含义(第二版)》-股票指标详解百度云盘资讯
作为金融业从业者,宏观经济数据是大家都重点关注的内容,系统全面的掌握宏观经济数据体系至关重要。而宏观经济涉及纷纭复杂的数据,拿国内的经济数据来说,比如国家统计局是编制和发布统计数据的主要政府部门,央行、财政部、海关、外管局等部门分别负责金融、财政、贸易、国际收支等领域统计数据的编制和发布。如何系统全面的掌握宏观经济数据体系,如何理解和预判经济统计数据,是金融业从业者的基本功之一。
中金公司2019年出版的这份手册,《解读中国统计指标——概念、方法和含义(第二版)》,对于非专业人士了解和掌握经济数据框架,非常有帮助。
当然,经济数据只是表象,如果要深入研究和形成自己的理论框架,则需要更扎实的经济、金融学功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搜索相关专业的课程。
本手册将中国主要统计指标分为六方面内容,分别是经济活动、收入、对外经济、货币金融、 价格、以及人口与就业。
第一部分经济活动指标
包括生产、投资、消费、存货等支出指标, 以及经济中最重要的房地产部门,此外, PMI和新公布的服务业指数也包括在其中。
第二部分收入指标
包括企业、居民和政府部门的收入及相关指标,分别对应企业利润,居民工资和收入,以及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政府部门存款和债务也包含在这一部分。
第三部分对外经济指标
包括对外贸易和投资,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以及外汇和外债等指标。
第四部分货币金融指标
既包括货币、信贷等数量指标,也包括利率、汇率等价格指标,并且讨论了主要货币政策工具。
第五部分包括通胀和房价等价格指标。
第六部分包括人口和就业指标。
《解读中国统计指标——概念、方法和含义》第二版说明
自2017年6月我们发布《解读中国统计指标》小册子第一版以来,部分经济指标的定义、统计方法或统计口径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对小册子进行修订,以反映中国统计指标的最新变化,并且增加了部分统计指标。
过去两年,发生变更的较为重要的统计指标包括社会融资总量、固定资产投资、工业企业利润等:
一、2018年,人民银行两次修订了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口径,将"存款类金融机构资产支持证券"、"贷款核销"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纳入社会融资规模统计。
二、2018年,国家统计局将计划总投资500万元至5000万元的项目由按实物工作量法填报改为按照财务支出法填报,以改进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质量。
三、2018年4季度至2019年初,国家统计局对利润总额等工业企业财务数据统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导致最近年份财务数据绝对额出现不可比。
第二版中增加了一些新的统计指标,主要是官方统计数据发布机构在过去两年内引入的新指标。
2017年,国家统计局开始正式发布工业产能利用率数据,为观测中国经济景气状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2018年底,中国人民银行创设了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新货币政策工具。此外,我们还补充了第一版中没有包括的进出口价格等指标。
中金宏观组
2019年6月
======
《解读中国统计指标——概念、方法和含义》第一版前言
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接近10%。在经历了近四十年平均接近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之后,中国占全球经济比重大幅上升,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中国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美国。首先,中国对外贸易比重更高,目前是全球贸易第一大国,也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其次,由于中国经济增速显著高于美国,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更大。
中国对铁矿石、煤炭、铜、铝等大宗商品消费量都是全球第一。理解中国经济对于全球投资者至关重要。
二、中国的官方统计部门和非官方的机构发布了各类统计数据。
国家统计局是编制和发布统计数据的主要政府部门,央行、财政部、海关、外管局等部门分别负责金融、财政、贸易、国际收支等领域统计数据的编制和发布,政府管辖的各个交易所提供各类金融产品的交易数据。除了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指标之外,一些商业机构提供的信息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例如,财新 PMI 一直是官方 PMI 的一个替代指标,长期受到市场人士的青睐。分析经济形势往往不能只看单个指标,而要将不同的统计指标结合起来。
三、中国统计数据存在统计质量问题。
中国统计数据的可靠性长期以来受到不少质疑。首先,中国在统计方法、统计制度、透明度等方面存在改进的空间。例如,城镇登记失业率没有包括未登记的失业人群;住户调查对高收入群体统计不足; 官方没有正式公布 CPI 权重;一些统计数据缺乏固定的发布日程表。其次,部分统计指标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例如,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存在"掺水"现象。 2017 年 1 月 17 日辽宁省省长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确认该省"经济数据弄虚作假"的问题。
四、统计数据质量问题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总量被高估。
首先,国家统计局在核算 GDP 中的资本形成总额时参考了工业品产量等相关指标进行了调整,已经降低了固定资产投资"掺水"对 GDP 核算的影响。其次,我国消费和服务业统计数据仍然存在被低估的可能。一是目前的自有住房价值按照成本法而非市场租金法估计,存在严重低估;二是新兴服务业迅猛发展,而统计相对滞后。事实上,自 2004 年以来,我国开展了三次全国经济普查。 每次普查后,国家统计局都将 GDP 总量进行了向上修订。目前,距离最近一次 2013 年全国经济普查已经过去了三年,中国经济总量有可能再次被低估。
五、中国统计数据质量总体上在逐步改善。
过去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后的修订幅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反映统计质量总体上在提高。 2017 年 4 月 20 日,国家统计局成立统计执法监督局,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作假,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另外,中国统计数据发布的及时性较强,中国的季度 GDP 和主要月度统计数据的发布时间要早于美国、欧盟等发达经济体。
我们在这个小册子中选取了我们认为对于中国宏观经济最重要的指标,并对这些指标的重要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区分。
1、重要性衡量统计指标对于政策和市场的重要程度。
毫无疑问, GDP 是最重要的统计指标之一。而一些对发达国家极其重要的指标,例如失业率,对于中国目前而言,可能并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2、可靠性是从统计质量角度考虑。
我们主要根据过去分析中国统计数据的经验对可靠性进行区分。 相对而言,中国的产量、价格等统计数据较为可靠, 而就业、投资等统计数据的可靠性较低。
我们将中国主要统计指标分为六方面内容,分别是经济活动、收入、对外经济、货币金融、 价格、以及人口与就业。
第一部分经济活动指标包括生产、投资、消费、存货等支出指标, 以及经济中最重要的房地产部门,此外, PMI和新公布的服务业指数也包括在其中。第二部分收入指标包括企业、居民和政府部门的收入及相关指标,分别对应企业利润,居民工资和收入,以及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政府部门存款和债务也包含在这一部分。第三部分对外经济指标包括对外贸易和投资,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投资头寸表,以及外汇和外债等指标。第四部分货币金融指标既包括货币、信贷等数量指标,也包括利率、汇率等价格指标,并且讨论了主要货币政策工具。第五部分包括通胀和房价等价格指标。第六部分包括人口和就业指标。
正如中国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经济体,中国统计指标也在不断变化。我们尽力包含了最重要和常用的统计指标,希望这份小册子能够给读者提供一定帮助,同时也欢迎您的评价和建议。
中金宏观组
2017年6月
=============
友情提示:
深南路学习向上小组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解读中国统计指标,即可获得本资料百度云盘链接及提取码下载。
资料名称:中金公司《解读中国统计指标:概念,方法和含义(第二版)》
往期文章:
【外汇储备】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0915亿美元,创逾六年最大单月涨幅,跨境资金流动仍将继续保持基本平衡
【外债】2019年末中国全口径外债余额超2万亿美元,绝对规模不大风险总体可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19年末全口径外债数据
【人民币国际化】3月美元国际支付占比创新高稳居第一 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回落排名保持第五
【人民币国际化】2月人民币国际支付占比升至半年新高 排名升至第五
【人民币国际化】人行召开人民币国际化工作座谈会,称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国际收支】简评:外汇局发布《2019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跨境资本流动平稳运行
【自贸业务】探索投资贸易自由化,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深度解读《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方案》
=============
深南路学习向上小组
- -一群爱好金融、技术和阅读的新青年build的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
微信公众号:shennanroad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