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报︱毛利率67%!汤臣倍健起死回生,东阿阿胶虚假繁荣-95年的阿胶能卖多少
作者/星空下的锅包肉
编辑/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鱼
保健品,是一个怎样的暴利的行业?毛利率高达60%-70%!
保健品不是药,没有药效,也没有药的副作用。即便吃不好,一般也吃不坏。随着健康意识升级,整个保健品的市场规模也在稳步上升。
不过即便市场向好,也不是所有玩家都能割到韭菜。
目前在这个赛道,汤臣倍健(300146)蒸蒸日上,市值已超520亿,成为国产保健品第一品牌。而昔日龙头东阿阿胶(000423),市值从几年前的470亿回落到了现在的200亿,跌跌不休。
这俩公司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走向?东阿阿胶是否还有机会绝地重生?
一.亦步亦趋
拉长历史来看,东阿阿胶和汤臣倍健发展路径相似。只不过,汤臣倍健一直跟在东阿阿胶背后,亦步亦趋,拐点差了近十年。
起步
东阿阿胶和汤臣倍健,虽然大类都属于营养保健品,但
产品地位
完全不同。
阿胶最早出自《神农本草经》,一直被视为
高级
滋补营养品。而山东聊城东阿县,号称“中国阿胶之乡”。所以东阿阿胶,有产品口碑、地缘优势,自96年起就深耕线下
药店渠道
。
而95年成立的汤臣倍健,卖的就是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品。这个行业乱象丛生,产品有信任危机,渠道有传销之嫌。
发展
不过汤臣倍健放弃了直(chuan)销扩张,也向东阿阿胶看齐,进驻药店。
当然药店也不是想进就进的。跟其他保健品公司相比,早期汤臣倍健发展速度并不快,这阶段它主要在干一件事,储蓄“蓝帽子”(↓),即
营养补充剂和保健食品批准证书
。非直销领域,一个产品要拿下这个证书,至少需要2-3年。汤臣倍健储备大量蓝帽子,敲开了药店的门,也形成了
渠道壁垒
。
最重要的是,药店卖的保健品,无形中就附加了
信誉背书
。而且2018年以前,职工还可以拿医保卡去定点药房买保健品(很多地区医保卡的钱取不出来,买药花不完就会拿去买保健品、日用品)。
借着药店渠道,东阿阿胶和汤臣倍健都逐渐发展壮大。
衰退
但这俩公司也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
随着药店渠道基本铺设完毕,增速必然放缓。
赚钱效应引来同行竞争,市场开拓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东阿阿胶起点更高,发展更快,但见顶更早。从营收看,东阿阿胶的陨落,是从2018年开始的,但其实早在03-06年,销量增速就已经处在下滑的趋势中。
而汤臣倍健,慢牛爬坡,2016年营收才达23亿(东阿63亿),不过增速已经从前一年的32.9%下降到了1.9%,开始出现增长乏力。
若无意外,东阿阿胶的现在,就是汤臣倍健的未来。但从衰退的拐点开始,东阿阿胶没有抬头,而汤臣倍健,则起死回生。
二.弯道超车
1.东阿阿胶提价
2006年,华润入主东阿阿胶成为它的控股股东,带来了其后十几年的繁荣。但这种发展,只是表象。根据上图(↑),销量下滑的颓势并没有真正扭转。营收增长的唯一原因就是——涨价。
图片来源:知乎
从2006年开始,东阿阿胶连续涨价近20次。出厂价从原来的196元/kg,涨到了2018年的3858元/kg。
12年间,东阿阿胶营收翻了7倍,但价格提了近
20倍
!
或许阿胶高贵的出身,给了东阿提价的勇气。但东阿的频繁提价,给市场营造了一种假象,似乎这个东西跟茅台一样,买到就是赚到(片仔癀也是这招)。所以经销商开始疯狂
囤货
。
但问题是,阿胶不是茅台,囤积时间长了,不会升值,会过期。下游需求跟不上,经销商囤货带来的高增长泡沫,到2019年被戳破了。
2019年,东阿阿胶存货周转天数高达800天,营收下降60%。为了清库存,赊销降价,毛利率从66%直接下降到48%。
自此东阿阿胶大伤元气,到现在也没有走出低谷。但这还不是最惨的,未来三年,东阿阿胶都要维持价格稳定,保护渠道休养生息。如此一来,算是把涨价这条路断了,而东阿阿胶持续下滑的销售量,还没有办法拯救。
2.汤臣倍健打造爆品
相比之下,汤臣倍健务实得多,它走出2016年困局的方式是,打造大单品。
发展了二十年,汤臣倍健在产品、渠道、品牌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优势。但确实,对大多数人来讲,并不知道汤臣倍健具体卖啥。所以打造
单品策略
也算是对症下药。
虽然这几个大单品(↓),对于像我这种不太关心保健品的人来说,知名度还是不太高。但是从数据上看,推出单品策略这几年,汤臣倍健营收翻了快3倍,照这个趋势下去,很快要追上鼎盛时期的东阿阿胶了。
危机之下,汤臣倍健不仅脱险,而且焕发生机,找到了新的业务突破方向。而东阿阿胶,将重心放在了涨价带来的虚假繁荣上。
三.倒逼涨价
东阿阿胶没有茅台的命,却得了茅台的病。但价格一涨再涨,也有无奈。
阿胶的原料,是驴皮。而驴在国内是比较小众的养殖方向,因为不划算,三年两胎(专业机构也许能一年一胎),一胎也就只有一头小驴。这就导致国内毛驴
存栏量少
,而且持续下降。
供不应求,驴皮价格自然就会上涨。
12年以前,东阿阿胶提价,伴随着的是毛利率的上升。但从13年开始,价还在涨,但毛利率基本稳定在65%的水平。这就说明,终端产品涨价的幅度,勉强只能弥补成本的上升。
所以东阿阿胶,不涨价就要被
蚕食利润
空间。而涨价,就要承担销量下滑的代价。
东阿现在寻找的破局方向,就是自己养驴。但之所以养驴产业衰落,就是因为这不是一个好生意。从东阿现在的养殖成绩来看,2020年毛利率就
亏了1.14%
。
即便未来,东阿养殖规模扩大,能够稳定阿胶的原料成本,但降低的成本空间,或许还抵不上养驴本身亏的钱。
四.双面夹击
当然,东阿阿胶2019年实惨,也是因为以前年度,经销商囤货透支了未来的市场需求,而且引发了渠道危机。2020年已有好转。营收规模略有上涨,净利润扭亏为盈,毛利率回升,存货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双降。
但东阿阿胶的根本问题是,未来仍将面临原料涨价、销量下滑的
双面夹击
。
2018年水煮驴皮事件后,阿胶的功效备受质疑。2019年库存危机的爆发,证明东阿阿胶的价格也涨到了天花板。2020年,东阿阿胶将希望寄托于线上市场。不过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退,线上又能走多远?
在阿胶这条赛道上,东阿几乎没什么新故事值得期待了。或许跨品类收购,将成为唯一的出路。不过这条路,需要钱。现在的东阿阿胶,也不太受资本青睐。
其实收购这条路,汤臣倍健正在干。2018年收购了益生菌品牌LSG,试图进军新市场。虽然不知道这个收购是怎么估价的,2019年计提了十几个亿的商誉减值,导致净利润迎来了
首年亏损
。不过抛开这个过程,单看事件性质,证明汤臣倍健尚有能力继续打造新品,收割韭菜,扩充市场。
不会割韭菜的保健品都不是好公司。
PS:某乎上有一个测评,研究98块的VC(保健品)和2块的VC(药品)有什么区别?最后结果是,前者只是一半的VC含量,附赠86.7%的糖。
我倒觉得,98块最大的作用是贵,因为贵,所以坚持。
贵在坚持。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