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投在线:7月股票型私募跑赢大盘,管理期货涨幅收窄-景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中投在线研究中心
一、7月市场概况
相比6月份各大指数总体全线上扬,刚刚过去7月A股呈现为上半月齐涨、下半月在监管加严等因素作用下断崖式大跌的走势,最终两市指数出现分化,大盘指数以微弱点势收红,而中小板、创业板指则有所下跌。截至7月末,上证综指收于2979.34点,环比6月份微涨1.70%; 深成指收于10329.44点,相比前一月下跌了1.53%; 创业板收于2122.41点,较6月大跌了4.73%。相比之下,6月该三大指数分别环比上涨了0.45%、3.25%与3.15%。
7月份影响市场的消息面方面,系列针对资管、私募行业的新规开始实施,包括7月15日基金业协会先前发布的《私募投资基金募集行为管理办法》及《合同指引》正式实施;另外,作为资产管理“八条底线”的升级版,《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也于7月18日正式实施,其中提出严控结构化产品杠杆风险,并作出相应限定。此外,银监会透露将重修《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拟对银行资金流入股市采取更加严格的限制措施;而证监会也释放了了新一轮监管信号:将严控大股东借道资管计划参与定增、严防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性资金及募投项目用于非资本性支出等。中投在线研究中心了解到,大部分私募机构认为,这一系列的监管措施整体上有利于行业的规范,但短期对股市的走势带来压力。
随着市场的由涨反跌,股票型阳光私募基金业绩也迅速止跌回升,中投在线研究中心统计,以7月28日至8月初有净值更新为标准,7月纳入统计的4043只股票型阳光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为增长1.76%,相比6月份平均增长2.51%,增幅有所收缓。
管理期货型阳光私募基金7月继续保持上升,但涨势大幅收窄,7月纳入统计的205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07%,明显低于6月份 4.09%的平均涨幅,但仍超过5月份0.93%的增幅。
其他策略私募基金来看,市场中性策略型阳光私募基金7月增幅也有所减少,纳入统计的545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0.95%,而6月份平均增长了1.41%;债券型私募基金7月平均增幅则有所上升,当月有净值更新的383只产品,平均收益为1.04%,超过6月份的0.53%。
此外,7月份组合基金(FOF)平均业绩变化不大,当月纳入统计的257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43%,而6月份这一增幅为1.48%。
综合各策略类型基金来看,中投在线研究中心统计,7月份纳入统计的6864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39%,相较6月份的2.26%,增幅有所收窄。
从上表不难看出,7月份阳光私募总体平均增幅跑赢了大盘及大幅走低的创业板指数,其中股票型、管理期货型私募均跑赢微幅上涨的主板指数。
尽管市场在跌宕中走低,但7月份阳光私募基金发行大幅加速。中投在线研究中心统计,7月共成立阳光私募基金2272只,相较6月份的1534大幅增加。其中,7月份新成立的股票型私募基金达1896只,也远超过6月新成立股票型基金1154只。
此外,7月份非存续期满清盘的私募基金为108只,较6月份的72只明显增加。
二、7月各策略阳光私募基金业绩排行榜(前10名)
综合各策略类型来看,7月份获得正收益的私募产品为4720只,占全部阳光私募基金的68.76%,相比6月份79.52%的正收益产品占比有所降低,且当中收益增幅低于1%的产品达到1484只,显示在市场掉头向下时,业绩被拖低的私募基金产品增多。
7月负收益的私募基金共2143只,其中收益下跌在1%以下的产品为793只,占全部负收益产品的37%,而6月份这一比例达到五成以上。
从业绩红黑榜来看,中投在线研究中心统计,剔除结构化产品和单账户产品,7月份进入全部策略类型私募基金前10名榜单中,股票型产品仅占3席,其他策略产品也占了3席,另外管理期货、市场中性、复合策略及事件驱动策略产品各占一席。
统计显示, “上元一号”7月收益夺冠,月增长92.19%,该产品为其他策略类型,管理方为上元资本;占据第二名的仍是一只其他策略类产品 “景石二期”,收益率为49%,管理方为景石投资,该机构旗下另一只股票策略产品“景石一期”,7月份收益率为38.34%,也进入前十名,排第七名;而排第三名的是一只管理期货类产品“合顺伟业对冲基金,月收益率为48.49%,管理方为东航金融。
此外,排第四位的是一只复合策略产品“上海量化多策略1号”,月收益率为43.32%,但该产品近三个月收益率为-1.79%,显示7月以来出现的较大上涨;排第五名的事件驱动策略产品“新三板蓝天园林”也是如此,7月份收益率增长了43.04%,但近三个月累计为下跌4.68%,且最新净值也低于1,为0.997。
近七成股票型私募正收益
7月份市场出现分化,主板走升、中小板创业板指下跌。受此拖累,股票型阳光私募基金业绩增幅有所放缓,中投在线研究中心统计,以7月28日至8月初有净值更新为标准,7月纳入统计的4043只股票型阳光私募产品,平均收益率为增长1.76%,相比6月份的平均增长2.51%,增幅有所收缓。
其中获得正收益的股票型产品为2754只,占比为68.12%,相比6月份 80.86%的正收益产品占比有所下降。与沪指增长1.07%相比,收益率超过沪指涨幅的股票型私募产品为2179只,占全部股票型产品的53.9%。
从收益区间来看,收益率在1%-10%之间的股票型产品最多,达2053只;其次是收益率低于1%的产品,为554只;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为147只。不过,7月未有股票型私募产品实现收益翻番,最高增长为58.72%。
从业绩榜单前十来看,股票型阳光私募7月业绩排名第一位的“钻淦文渊阁1号基金”,月收益率为38.47%,在全部策略私募基金7月榜单中仅排第6名,且最新净值也小于1,为0.997,但该产品近三个月收益增幅累计也达到29.31%,显示近一个季度保持了增势。
位居第二的“景石一期”,月收益率为38.34%,该产品6月份也进入股票型私募产品前十,排在第5名;6月份居第一名的“盘古1号基金”,7月份排在第七名,月收益率为31.23%。此外,一二资本管理的两只产品“一二资本一期”与“一二资本二期”均进入股票型排名前十(榜单中不重复计名),收益率分别为32.64%与32.19%。
剔除结构化产品与单账户品,7月份股票型阳光私募排名前十位如下表:
此外,收益为负的股票型私募基金增加到1288只,占所有股票型私募基金31.86%,大幅超过6月份19.10%的占比,但仍低于4、5月份的这一比例,分别达到47.5%、61.08%。其中,下跌在1%-10%之间的产品最多,达753只;其次是跌幅小于1%的产品,为477只;下跌超过10%的产品也达到58只。下跌最多的十只股票型产品跌幅在66.8%-22.39%之间,而6月份在66.31%-15.16%之间。
管理期货私募涨幅收窄
7月份商品期货市场持续保持了上涨,但管理期货类私募基金业绩增幅却明显放缓。中投在线研究中心统计, 7月纳入统计的205只管理期货型产品,平均收益率为1.07%,明显低于6月份 4.09%的平均涨幅,但仍超过5月份的0.93%。
同时,从业绩分布来看,取得正收益的管理期货类产品为121只,占比为59.02%,较6月份76.25%正收益基金占比明显下滑。其中,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也减少至11只,增幅最大的产品增长48.49%,较6月份52.13%最高增幅也略有下降。
从业绩排行榜来看,剔除结构化和单账户产品,排名居首的是“合顺伟业对冲基金”,月收益为48.49%,也是惟一一只进入全部策略排名前十榜单的管理期货型产品,管理方为东航金融;位第二、三位的分别是“国海良时-润时一号”与“百航进取1号”,月收益率分别为20.48%、18.28%。
另外,老牌期货类私募鸿凯投资旗下的两只产品均进入前十,分别是“鸿凯40号”与“常然鸿凯1号基金”,7月收益率分别为16.60%与10.79%,分居第4、7位,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只产品6月份曾出现在黑榜垫底,累积近三个月来的收益率也表现为下跌,分别为-2.03%与-11.16%,显示这两只产品在7月出现了由负反正的大反转。
此外,产品多次进入管理期货型私募前十的大连富利投资,旗下产品“富利投资广永期货仕季1号”7月排在第9位,月收益率为8.87%。
统计还显示,今年7月份,负收益的管理期货型阳光私募产品为83只,其中有30只产品降幅在1%以下;有5只产品跌幅超过10%,下跌最多的十只产品跌幅在44.12%-8.38%之间,而6月份在24.24%-6.52%之间。
逾八成市场中性私募正收益
市场中性策略型阳光私募基金7月平均收益率继续保持正增长,但增幅有所减少,纳入统计的545只产品,平均收益率为0.95%,而6月份平均增长了1.41%。
其中正收益的产品达451只,占比达82.75%,超过八成,但相较6月份88.32%的正收益占略有降低。从收益区间来看,收益率低于1%的产品最多,达282只;收益率在1%-10%之间的产品为163只,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为6只。
剔除结构化、单账户产品,7月份市场中性策略私募基金业绩排名居首的是 “雅柏宝量化六号“,月收益率为34%,该产品也是惟一一只进入全部策略私募基金排名前十的市场中策略基金,在总榜单中排第十位,管理方为雅柏宝资本; “兴业私银量化张杰尊享20号”以26.36%的收益率位居第二,管理方为兴佳利业。排第三名的是“因诺天机”,月收益率为15.84%,管理方为因诺资产,该公司旗下另一只产品“因诺启航2号”紧跟其后,收益率为15.41%,进入前十位(同机构管理的产品不重复出现)。
统计还显示,今年7月份,收益为负的市场中性策略私募基金为93只,其中跌幅小于1的为43只,下跌在1%-10%之间的为46只,有4只产品下跌超过10%,跌幅在24.94%-11.03%之间,较6月份只有两只产品下跌超过10%,分别下跌12.52%、12.27%,跌幅有所扩大。
与前述策略私募基金7月虽保持平均正收益,但增幅环比均有所收窄相比,债券型私募基金7月平均增幅则有所上升,当月有净值更新的383只产品,平均收益为1.04%,超过6月份的0.53%。
其中,获得正收益的产品为331只,占比86.42%,相比6月份80.68%的占比略有扩大。总的收益区间来看,7月收益率低于1%的正收益债券型私募基金为224只,高于1%的产品为107只,其中增幅超过10%的债券型私募基金有8只,增幅在32.45%-11.16%之间,相比6月份仅一只产品收益率过10%,为13.74%,业绩显然更过亮丽。前三名的债券产品分别是“齐鲁锦通2号次级”,“安心回报分级卓粤2号普通”与“财通月月福普通级”。
负收益的债券型基金来看,7月下跌幅度环比6月也有所收窄。中投在线研究中心统计,当月取得负收益的债券基金为51只,其中24只产品下跌小于1%,26只产品下跌在1%-10%之间,仅1只产品下跌超过10%,为下跌17.92%,而6月份最多下跌为27.75%。
其中,取得正收益的组合基金为209只,占比为81.32%,与6月份84.07%的正收益产品占比相差不大。收益分布来看,月度正增长在1%-10%之间的产品为112只,有4只产品增长超过10%,分别为“量子FOF”、“华辉价值星八号”、“元亨祥永乐杰行FOF壹号”与“新里程藏宝图二号”,收益率依次在28.66%、14.92%、12.07%与1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