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投在线私募周报:反弹行情可期私募谨慎加仓-深圳展博服饰有限公司
一 上周市场回顾:
上周沪深两市开盘大幅反弹,传闻称证金公司资金大举入市,当天沪指冲破3900点,上涨近5%,创业板指大涨了5.03%;不过,随后反弹再次受阻,上周二、三市场连续小幅下跌,上周四再度反转,不过涨幅已有所减弱,在4000点压力线处争夺,上周五一度站上4000.68点后回落。成交量来看,上周初在市场上涨刺激下,成交量连续上升,之后又因市场下跌而有所萎缩,周五市场交易再度活跃,显示市场震荡性行情对交易的明显影响;但单日成交量均超过万亿,环比此前一周有所改善。
截至上周五收市,沪指报收3965.33点,较此前一周上升了221.12点,涨幅5.91%;深成指报13445.87点,较此前一周上升692.82点,涨幅5.43%;创业板指报2674.02点,
环比此前一周增97.03点,增幅3.77%。
由于多方整体上占据优势,中投在线研究中心对私募机构的调研了解到,看好反弹行情已经到来的私募机构有所增多,但总体仍对市场走势持谨慎态度。大部分私募在上周的震荡中实施了加仓抢反弹操作,但仓位未敢加得太高,多数维持在三、四成仓位。不过,也有部分私募坚定看好后市,上周已加仓至九成或满仓运作。总体上,私募机构认为后市慢牛、结构化行情可期待,但短期仍将延续震荡,机会将在于精选个股。
二 一周私募焦点:
反弹延续 12%的偏股
基金
收复净值失地
经过一波反弹及震荡行情后,一批偏股型基金率先收复暴跌以来的“失地”。统计数据显示,共有977只偏股型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以及混合型基金,偏债型基金除外)在6月12日至8月10日有完整业绩可循。其中,有121只基金在6月12日至8月10日的“下跌-反弹-震荡”的区间行情中实现了正收益。
私募7月减仓力度空前 股票仓位不足5成
7月份股市大幅震荡,前期整体仓位较高的私募基金当月大幅度减仓,仓位降幅高达30个百分点以上,创出单月最大仓位降幅,板块方面,金融服务遭到私募重点减仓,私募整体配置该板块比例大幅下降,而对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等稳定增长的大消费板块则逆势增持,显示出调整过后私募配置思路的转变。目前私募基金平均仓位不足五成,手中握有数千亿元现金,这无疑将成为未来市场重要的做多力量。
逾百股出现私募逃顶 泽熙二季度出逃多只个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公布的数百份上市公司年报显示,有逾百家上市公司在股价大跌前或大跌之初有私募成功出逃。泽熙在二季度出逃多只个股,如杭电股份(行情603618,咨询),该股为今年2月份上市的次新股,其一季报时,泽熙6期持有50.62万股,为第四大流通股东,但在半年报时,泽熙6期已退出其前十大流通股东。朱雀投资旗下的朱雀漂亮阿尔法集合(查询信托产品)在二季度末则退出了龙宇燃油(行情603003,咨询)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展博1期则出逃了恒信移动(行情300081,咨询)。恒信移动一季报时,展博1期持有151.35万股,为第六大流通股东,在二季度末,展博1期已退出恒信移动前十大流通股东。瀚信一号7月前出逃世纪鼎利(行情300050,咨询)和拓邦股份(行情002139,咨询),淡水泉精选1期也出逃金正大(行情002470,咨询)。
套利策略私募基金7月逆袭 近七成正收益
7月资本市场的“滑铁卢”行情,令阳光私募基金整个业绩下滑:据中投在线研究中心统计,7月15日后有更新净值的3819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中,当月平均收益率为-7.79%。分策略来看,7月有净值更新的2358只股票型产品中,平均收益率下滑11.51%;而347只套利策略(量化对冲策略主要类别之一)产品,平均收益率为增长0.35%;管理期货策略产品96只,平均收益率仅增长0.0007%;债券类基金共473只,平均收益为上升0.23%;组合基金157只,收益率为下跌7.73%。
作为量化对冲策略的一大主要类别,套利策略私募基金7月业绩整体超过股票型产品,347只套利型产品中,获得正收益的产品为231只,占比达66.57%,首尾相差近150%。
7月投资中国的对冲基金损失额或达100亿
美元
对冲基金研究(HFR)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用于监测投资中国的对冲基金表现的HFRI指数,单月下跌了7.7%。投资于中国的对冲基金管理的资金量下降了100亿美元。而在2015年上半年A股市场爆棚之际,这部分资金规模创下历史新高,峰值为1263亿美元。7月,上证指数下挫14%,创2009年8月以来最大单月跌幅。
人民币
贬值4.66% 基金经理减持航空股
8月11日至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大幅下跌,三日共贬值4.66%,创下了近20年来人民币汇率的最大一次调整,资本市场很快做出了反应。在人民币大幅贬值的8月11日和12日内,航空运输板块(申万二级行业)分别暴跌了4.96%和3.22%。而这或与部分机构在这两日大幅减持航空股有关。除了航空板块,对于纺织服装、五金、有色等一些出口价格弹性较高的行业,则受到了部分基金经理的加仓。
私募驶向多元化资管“蓝海”
私募产品多元化具体表现在投资策略和应用金融衍生工具两方面。目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至少有9种投资策略。据统计,今年以来共计发行10249只阳光私募基金产品,其中股票策略产品2700余只,管理期货基金产品约120只(不含单账户),复合策略产品480余只,宏观策略27只,事件驱动策略300余只,相对价值策略产品140余只,债券策略670余只,组合基金250只,其他策略5500余只。随着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工具的完善,国内以量化对冲、宏观对冲、期货策略等新兴策略为代表的私募创新型产品越来越多。
110只年内诞生的阳光私募遭清盘
据统计,截至上周五,今年以来已有790只产品清算,今年以来共成立1981只阳光私募新品。数据显示,7月份清盘的阳光私募产品为200只,7月份清盘产品数量显著高于今年的其他月份。7月22日清盘的兴信赢1期成立于今年6月29日,存活期没有超过1个月。除了兴信赢1期外,还有9只成立于今年6月份阳光私募产品在7月份遭遇清盘。
对冲产品大行其道
期指
贴水拖累基金加仓
近期诸多公私募基金反映,旗下量化对冲类产品的规模实现了较快增长。不过,由于期指持续贴水,此类产品加仓受到了较大约束。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不少基金仍保持低仓位运作。也有一些基金经理认为,上周以来贴水已现收窄迹象,在一定的负基差范围内可以略微加仓。
定增私募7月正收益产品不足一半
7月份中国对冲基金事件驱动策略收益排行榜发布,纳入统计排名的103只事件驱动策略产品平均收益为-2.89%,跑赢大盘和股票策略私募。其中有43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占比41.75%,虽然不及一半,但同样远好于股票策略私募29.71%的比例。
三 上周私募业绩
上周A股在多空拉锯下震荡上升,阳光私募基金在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获取高收益的产品明显减少。中投在线研究中心统计,收益最高的“融誉金汇41”一周收益达到1649.7%,翻了16倍多,但其他私募基金上周收益均未超过1倍,收益在20%以上的产品仅19只,相比此前一周的33只再度减少;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为75只,此前一周为83只;大部分私募基金产品收益率在1%-10%的区间。排名前20位的产品收益率在1649.7%-19.57%之间,此前一周则在668.64%-25.25%之间。
相应地,上周收益为负的阳光私募产品,亏损度也明显减少。统计显示,上周虽仍有逾千只产品收益率下跌,但跌幅超过10%的产品为53只,相比此前一周的706只大幅减少;跌幅在20%以上的产品为18只,此前一周则达到164只。下跌最多的20只产品跌幅在38.32%-19.96%之间,而此前一周在55.10%-35.87%之间。
按投资类型来看,上周股票型产品获取高收益的数量也明显减少,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为69只,而此前一周为74只;收益率增长在20%以上的产品17只,此前一周为32只。收益率最高的增长了1649.7%,但业绩排名第二的仅增长80.77%。
上周收益为负的的股票型产品跌幅环比也有所减少,下跌超过20%以上的产品为17只,相比此前一周的152只大幅减少;跌幅超过10%的产品为49只,更是远远低于此前一周的659只;跌幅最大的20只产品下跌区间在38.32%-19.54%之间,此前一周则在55.10%-33.69%之间。
其他概念类基金来看,量化型私募基金总体较为稳定,上周125只产品实现正收益,但增幅最高为12.98%,而此前一周达17.52%;3只产品收益率在10%以上,增长超过3%的产品有17只,排名前10位的产品收益率在12.98%-4.22%之间,而此前一周在17.52%-3.87%之间。收益为负的量化私募产品达148只,相较此前一周的200只有所减少。大多数产品跌幅较小,133只产品跌幅在1%以下。跌幅最大的10只产品下跌在8.74%-2.13%之间,而此前一周在17.58%-6.0%之间。
FOF产品上周收益略有回升,在当周跟踪的65只FOF产品中,有10只产品为正收益,最高增长为6.55%,相比此前一周仅2只产品实现正收益,增幅最大的为4.92%;负收益产品有5只,下跌最多为3.20%,相较此前一周10只产品录得负收益、下跌最多达34.33%明显改善。
债券型阳光私募产品上周收益也有所回升,73只产品获得正收益,收益率前10位在14.17%-0.94%之间,相比此前一周在14.97%-0.61%之间;收益为负的产品为20只,跌幅最高为8.17%,相较此前一周有33只产品下跌,跌幅最高达28.90%。货币市场型阳光私募产品中,收益率在0.08%-0.04%之间。
四 上周私募重仓、加仓情况:
上周市场在震荡中反弹,中投在线研究中心了解到,私募基金在仓位上呈现分化,大部分私募对市场持谨慎态度,普遍维持3-4成的仓位,但表示会根据市场走势、拿出较低的仓位来博反弹;也有小部分私募机构认为后续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大,仓位加至九成甚至满仓操作。
以下是可获取的上周私募仓位调整情况汇总:
北京和聚投资于军: 在6月中旬暴跌前,旗下产品和聚鼎宝系列的股票仓位降到了10%,此后几次低仓位小幅参与反弹,目前仓位仍然维持10%左右。 主要看锁定的投资标的是否处于预期的价格区间之内,如果符合预期就会进行加仓。
深圳展博投资基金经理袁巍:近期加仓了,但不敢加得太高,仓位维持在30%左右,指数下跌时减仓,上涨时少量加仓。主要买超跌股票和长期看好的品种。
上海鼎锋资产徐汇川:最近加了十几个点的仓位,震荡行情下不会买入不动。目前仓位在四五成左右,在公司历史上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保留两三成的底仓,持有一些中长期看好的股票,在此基础上根据市场整体趋势做一些操作。
新价值罗伟广:满仓
惠正投资江作良:六成仓位
上海凯石益正仇彦英:50%左右的仓位比较合适,但加仓或减仓要看产品具体情况。
深圳明达资产刘明达:牛市格局不变,但市场需要更多成熟的长期机构投资者,因此三季度暂时只能看反弹,维持半仓左右。
创世翔黄平:六成仓位
重阳投资裘国根、宏流投资王茹远、高毅资本邱国鹭、民森投资蔡明、明曜投资曾昭雄、原点投资刘世强、从容投资吕俊、中域投资袁鹏涛:维持较轻仓位,但近两个交易日有加仓行为。
五 下周市场展望:
下周交易提示:
央行
:3%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张晓慧表示,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中间价与市场汇率偏离幅度较大,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师的普遍估计,这种偏差大约累积了3%。中间价基础报价机制完善后经过两天的调整,人民币汇率逐渐向市场化水平回归,3%左右的累积贬值压力得到一次性释放,此前偏差校正已经基本完成。从长期看,人民币还是强势货币。汇率的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的基本面。
石化行业“十三五”规划初稿成形 工业增加值目标千亿
从参与规划制定的人士处了解到,自3月中旬启动以来,石油与化工行业“十三五”规划目前已形成初稿,下一步将按照编制方案,进行修改、评估、完善等工作。而各省相关规划的编制工作也正在进行,已形成基本思路。根据初步方案,“十三五”期间石化行业将严控总量,化解过剩产能,重点建设七大石化产业基地,同时优化增量,化工新能源(2197.34,9.130,0.42%)、化工新材料、高端石化、传统化工产业升级将是重点发展方向,预计“十三五”期间化工新能源产业产量规模将从千万吨级提升至2020年的亿吨级。
外高桥
(行情600648,
咨询
)集团
整体上市
启幕
14日消息,外高桥将实施的一系列举措是响应浦东新区国企改革方案的总体部署要求,包括公司更改名称、收购集团资产、托管部分资产、集团高管入驻等,其中,外高桥筹划收购控股股东持有的上海外高桥汽车交易市场有限公司70%股权、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上海外高桥物流中心有限公司0.25%股权。公司董事会拟于近期启动上述资产的评估工作,并适时对收购资产事项予以审议和披露。
私募看后市:
元普投资张强:大盘在人民币汇率暴跌的阴影下震荡上行,以致周五盘中触及4000点。4000点虽然看上去似乎难以攻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大盘本周顶住了人民币汇率历史性暴跌的压力测试(而同期全球市场大多遭遇了2%-5%的回调),表明大盘逢低买入的力量非常强力。另外,汇率的大幅波动、经济下行压力的增大和央行的表态表明未来降准的概率很大,对资本市场将产生强力支撑。同时,跟踪的风险偏好水平表明大盘已经稳定在牛市区间,未来大盘上攻可能会是大概率事件。
民森投资蔡明:目前是非正常化市场,证金公司护盘,资本市场的很多基本功能丧失,IPO、大小非减持、券商自营受限制,将来放开后市场将承压,建议谨慎。
从容投资吕俊:对政府期望不能太高,救市不造市,救市坚决投入大,体现资本市场地位空前,市场不缺资金缺信心,推荐标的恒生电子(行情600570,咨询)。
明曜投资曾昭雄:货币宽松是牛市根本原因,目前处在长期牛市中的阶段性熊市,目前的反弹可参与可不参与,静待市场恢复正常再参与结构化行情,推荐东方财富(行情300059,咨询)。
宏流投资王茹远:目前市场是双底,看反弹,三大迹象:机构重仓股领跌、活跃资金仓位低,加仓空间大、活跃板块出现轮动,市场逐渐恢复自身功能。市场情绪从恐慌流动性到恐慌下跌再到恐慌踏空。3500点是高层死守线。看好互联网概念股,军工改革股,具体银之杰(行情300085,咨询)、朗玛信息(行情300288,咨询)。
惠正投资江作良:创新需求是国家GDP增长源泉,目前行情谨慎,长期乐观,推荐关注创新领域。
原点投资刘世强: 杠杆牛已死、改革牛不抱希望,对高层关于国企改革表态失望,认为政策偏左、股市倒退计划经济时代,对行情悲观,建议低仓。
倚天投资叶飞:包括证金公司2000亿元公募产品在内的不少公募、私募基金产品空仓或仓位很低,这些“弹药”随时可以投入股市,后续行情值得期待。不过,市场领涨主线不明晰和难持续,短期震荡上升特征还会延续。
银帆投资李志新:随着去杠杆化效果逐步显现,流动性问题大为好转,上周五两市便再次变盘拉升,或预示着基金在暗中开始吸筹建仓了。随着信心以及热情的回升,二次探底基本形成,近期反弹趋势有望确立。在护盘背景下,后市大盘震荡筑底向上反弹的概率较大。
星石投资:在政府强力救市之下,调整已经宣告结束;同时由于PPI数据尚处低位,表现不佳,稳增长政策将进一步加码,今年4季度经济有望迎来温和复苏,判断A股将重归牛途,但会步入长牛慢牛格局。下阶段有业绩支撑、估值相对便宜的消费股有望成为新的市场热点。
琳琅投资王琳:目前A股市场情绪仍偏于谨慎,但或许正在酝酿新动向。近期市场持续缩量,场内的资金追逐的意愿不强,但是场外的资金量却异常巨大。做空的力量趋弱,市场在向多方倾斜。沪指连续成功坚守3600点的“政策底部”,结合连续几个交易日的缩量整理,可以确认市场的二次崛起快启动了,若成交量方面积极配合,不排除短期就有快速上攻可能性。
深圳龙腾资产吴险峰:下阶段,市场可能题材炒作比较盛行,但一定要参与有基本面或者政策面支持的题材。经济尚未企稳,后续政府可能还会出台财政政策,相关的题材会有很多。倾向于选择新兴产业,包括TMT、医药消费等成长股。
泰旸资产刘天君: 重点把握陆续复牌过程中尚未达到合理价位的个股或短期非理性下跌的长线优质个股;景气度处于高位且具备中短期催化剂的个股,重点投资医药、传媒、农业、航空等行业。
万博兄弟资产李敬祖: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蓝筹风格是稳定市场的中流砥柱;另一类是消费型价值端,这类股票有着充足的现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