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物语

【推荐】中德合作办学40年持续“双元制”本土实践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打造职教人才培养“南京方案”-山西兰花汉斯瓦斯抑爆设备有限公司

lne 0

12月16日,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举行中德职教合作40周年主题活动,作为中德职教合作全国第一所项目学校,南京高职校持续开展“双元制”本土实践,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提升学校的集约化办学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力争成为职教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上午,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园里充满欢声笑语,来自该校各专业社团的学生早早布置了各自的展区,供前来参加活动的嘉宾们参观。在机器人社团展区,几十个小机器人排成方阵,等待智能展示。旁边几名学生围着一个大机器人在调试,机器人按照程序指令做着各种动作,那双手特别灵活,甚至能做“兰花指”,吸引不少人围观。操场边的一条路上,有一排“社团招聘”的展位,如礼仪社团、舞蹈社团、音乐社团、通讯社团等,吸引了不少学生前来了解,咨询。旁边一块绿地上,一个乐队正在表演,演员和观众都是学生,现场充满蓬勃浪漫的青春气息。

与会嘉宾首先在学校双元广场和操场进行参观社团展示,与社团成员互动交流。大家来到学校校史馆,举行校史馆揭幕仪式。一幅幅老照片、中德教师的备课手稿等老物件,见证了中德职教合作南京项目40年的历程。

据介绍,1983年,教育部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署《总体合作协议》,中德在职教领域合作的第一所项目学校,南京高职校前身——南京建筑职业教育中心由此诞生。合作初期,学校与南京六大建筑公司及各级建工局联合办学,在建筑领域开启了校企合作探索。2002年开办“电气工程”和“管道工程”两个实验班,首次将“双元制”教学与“行会技能证书”结合起来,用国际标准培养技术技能人才。

2006年,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德国博世西门子家电集团联合开展“双元制”订单班,校企为此项目打造的实训中心被誉为“技能打包”教学的现代学徒制典范。

南京高职校校长杨正民在致辞中介绍,40年来,南京高职校吸取“双元制”精髓,不断“复制—模仿—改造—创新”,引入德国行会第三方评价机制,实施德国工商行会AHK技能证书和学校的毕业证书“双证融通”,有107人次、34批专业教师赴德培训。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自2009年以来,学生在国家、省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金牌288枚,奖牌总数616枚,技能之星闪耀赛场。杨正民表示,未来,学校将在40年中德合作的基础上,继续发挥辐射作用,创新校企合作机制,与企业共研标准、共设课程、共建资源、共培学生,不断提升学校的集约化办学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力争成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活动现场,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总部主席、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相关负责人发来视频致辞。

在相关领导和见证下,举行了一个校企合作签字仪式。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潘东标说:“希望南京高职校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在双方长期合作的基础上,持续增进互信,携手同行,以更宽广的胸襟,更开阔的视野,更创新的思路,实现更高质量的合作。绘就职业教育发展新蓝图,续写中德职业教育合作新故事,走向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广阔前途和无限未来。”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李灿伦 徐海兵 摄影报道

ogp-cnc光学影像测量仪

ogp测量仪测高度

影像测量测试仪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