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中建岛,距离越南仅250公里左右,我国加快对其开发力度-海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从“银色沙漠”到“海岛绿洲”,距离越南仅250公里的西沙中建岛,是否应该加快开发力度?
近日中越南海万安滩的缠斗中,越南被“完虐”之后,居然派出了一艘4000吨级的舰船,企图在局部压中国一头,没想到依然遭遇我国3000多吨级海警4303舰的“反杀”。
其实越南被我国在南海“教做人”已经不止一次,而且每次都是“大吨位”优势出场,最后落败而归。
相比于如今依然还很“闹心”的南沙,西沙群岛凭借我军在1974年,同当时南越当局的一次较量,被实现了全面控制。
其中整个西沙最西端的中建岛,成为了我国在西沙防御越南的“前哨阵地”,距离中南半岛最东部海岸线,直线距离仅250公里左右,向西北距离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越南第四大城市,重要军事港口之一的岘港,也仅330公里而已。
当时在1974年初,我军便是以总吨位和兵力都只有南越一半的现实状况,在西沙击败了总吨位近6000吨的南越舰队,使其1艘护卫舰被击沉,3艘驱逐舰被击伤,更付出100多人伤亡的代价。
而我军借此一役牢牢掌控住了
西沙永乐环礁
,进而掌握了包括中建岛在内的整个西沙群岛海域,也彻底的将企图侵占我国西沙的越南势力清除干净。
但是想要更好的守护西沙,派兵驻守的关键一步少不了,特别是相对远离西沙核心区域“单打独斗”的中建岛,距离最近没有驻守的华光礁都有50公里,距离永乐环礁的核心晋卿岛也超过90公里,而当时整个西沙最核心的永兴岛,距离其更是超过了160公里。
尽管相较于越南来看距离更近,但是当时永兴岛连自持力都堪忧,更无法对其他岛礁实现全面掌控和持久支援。
所以作为咽喉般战略要地的中建岛只能靠自己,但是被狂风巨浪不断侵蚀,高温不断炙烤的中建岛,看似是有陆地,实则却是被珊瑚贝壳等白色沙砾覆盖的沙洲,不仅寸草不生远看如同银色沙漠,甚至在持续性的狂风之下连帐篷都搭不起来。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我驻岛官兵从1975年进驻开始,足足在附近海域的废旧商船上住了3年,才得以最终上岛驻守,并且如今已将这座海上戈壁变绿洲。
通过西沙海战牢牢掌握的中建岛,为何反而越守越小,已减少20%,常年平均气温就高达31度的“荒岛”如今怎么样了?
说中建岛曾是一座荒岛,都是“赞美”之词,至少荒草丛生的岛屿才能担此名号,对于原本草都不长一根的中建岛,则有众多别样的美称。
其中“沙岛”直接点明了其松散,且容易被风浪吹毁的土质。而时常光顾的强台风如同家常便饭,不要说自然形成植被,就是人站立在上面都随时有被“吹跑”的风险,而且一年四季这里都在刮风,并且最低的也是4级以上风力,所以便有了“风岛”的名号。
2013年面临在南海肆虐的超强台风“蝴蝶”时,早已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的守备队主楼,居然受狂风“吹拂”倾斜了足足7度,可见原始状态下中建岛环境有多恶劣。
光有狂风也就算了,由于没有植被的庇护,同时面临酷热的气候,全年平均温度都飙升到了31摄氏度,要知道以炎热著称的海南岛全年平均温度也不过26摄氏度左右,所以中建岛的另一大“美誉”便是“火岛”。
面对这样的先天条件,即使其在低潮时出水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在整个南海岛礁中个头大小算是相当可以的了,然而当初民国政府在1946年收复这里后也未曾想过在这里驻守,尽管它如今“中建”岛的名称,也来源于当时接收此岛的中建号。
但是随便一场强烈的风浪,就可以几乎将这座小岛全部淹没的状态,恐怕也只有能够艰苦奋斗的我军才配坚守。
但是我军坚守四十多年来,中建岛整体面积不但没有扩大,反而减少了20%,罪魁祸首还是2013年的那场强台风,不仅将之前守岛官兵辛苦种下的椰子树和马尾松吹倒了一大片,而且直接卷走了1到2米厚的沙质土壤,使得中建岛边缘被迫“瘦身”。
为此岛上在2013年后开始种植根系发达,在海水地区生长自如,固沙能力极强的红树林。
如今的中建岛已经可以用绿树成荫,海上绿洲来形容了。但是主要拥有植被的驻守区域依然是位于其西北方向的一小块面积0.014平方公里,大概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
虽然岛上如今各项设施相对齐全,可是这么重要的战略位置,却保持这么小的规模,不像基建狂魔的风格。
从一颗椰树40年的成长历程,看中建岛绿化的变迁,为何我国坚持种树却不急于在中建岛上吹沙造岛?
中建岛涨潮时虽然只有2个足球场大小,但是退潮时却依然有近3米的海拔,况且礁盘达到7.5平方公里。如果像在南沙那样“吹沙”造岛,分分钟可以填出一个硕大的人工岛,然而直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在此大搞建设。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中建岛上已经拥有了配备空调设施的现代化营房,避免了驻守官兵忍受炙烤的煎熬,岛上的海水淡化,以及网络通讯等设施也一应俱全。
而且在岛屿西面开辟出有港口码头,随船补给的日常物资供应也完全不成问题,再也不是那个连帐篷都立不住的中建岛。
但是这些海岛建设只能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相比于南沙美济礁那样的吹填规模,简直是不值一提。
不过这却并不说明我国在中建岛上的建设不够伟大,如今守岛官兵能够驾驶沙滩摩托,驰骋在中建岛上巡逻,是因为还有一片已经建成的人工林作为后方大本营。
这片人工林从1982年种活的第一棵椰树算起,目前已经拥有3000多棵马尾松,1000多棵羊角树,以及大量的爬藤,海马草等近60种植被。都是几十年来守岛官兵,利用各种休假机会,一包一包从大陆各地运来的土壤、肥料精心培育而出的。
并且在2002年时,曾经第一棵存活的椰子树还带来了一个小惊喜,结出了中建岛上的第一颗椰子。
而且守岛官兵在驻守的同时,还发扬了传统技能,在岛上种植蔬菜饲养鸡鸭。
如今岛上不仅绿树成荫,而且鸡鸭成群,再也不是海军部队中流传的,没有英雄胆休上白沙滩的中建岛了,但是这座看上去无比和谐,生机勃勃的海岛,却要时刻面对来自域外的安全威胁,由于其南方是中建南盆地的油气勘测区,一直都被虎视眈眈的越南觊觎。
在此之前,除了1974年从南越当局手中收复西沙,后来越南方面也在1979年再次用武装渔船袭击过中建岛,不过被我军扼杀,并被俘虏24人。
所以中建岛虽然战略位置重要,但是恰恰因此造就了其战斗前沿的地位,加上后方整个西沙建设已经相对完善,中建岛只要能够“看好”越南,不一定需要建成多大的岛屿。